Customer witness

河南绿源鳄鱼龟养殖厂:稚,幼鳄鱼龟的饲养管理

发布时间:2015-06-21  |   发布人:高新  |  浏览次数:1623
稚、幼鳄鱼龟的饲养管理
发布时间:  2010-6-3 8:26:23
(一)饲料及其投喂
  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30-31 ℃ ),稚、幼鳄鱼龟食欲旺盛。因此,生长的决慢、成活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喂的饲料。稚、幼鳄鱼龟的饲料分鲜活饵料和配合饲料。鲜活饵料包括蚤、鱼、虾、蚌等,鲜活饵料有营养不够全面的缺陷,因此投饵时要因地因时制宜。进行大规模专业化养鳄鱼龟时应以配合饲料为主,鲜活饵料为辅。
  鲜活饵料的投喂量为存池鳄鱼龟总体重的10 %-20 %。投喂前饵料用5 %的食盐水浸洗5 分钟以消毒。
  配合饲料在制作过程中多用脱脂鱼粉,因此在投喂时要添加3 %-5 %的植物油,并且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鱼肉(配合饲料千重的3 倍),再适量加些蔬菜。每100 千克千饲料加100 千克左右的水,在搅拌机内搅拌2-3 分钟,然后做成面团状或颗粒状投放在饵料台上。
  饲养在温室内的鳄鱼龟种在投饵时应坚持“五定”原则。
  1 .定质配合饲料现做现投,即轧制成一定规格的颗粒饲料,其粒径大小必须与体重相适应(见表13 )。 
  颗粒饲料要求细、软、香、新鲜、不变质、适口,鳄鱼龟喜食。驯化上岸吃食的饲料应在配合饲料中添加30 %鲜鱼糜作为引诱剂,并适当增加黏合剂比例,以减少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散失,增加饵料的适口性,提高稚鳄鱼龟的食欲。通常50 克以下的稚鳄鱼龟用粗蛋白为55 %的稚鳄鱼龟配合饲料。100 克以下的幼鳄鱼龟用粗蛋白为50 %的配合饲料,100 克以上的幼鳄鱼龟用粗蛋白为46 %的配合饲料。
  2 .定量根据鳄鱼龟种的生长规格和全池鳄鱼龟的总重量,及时调整日投饵量(见表13 )。投饵后,以能在2 小时以内吃完为宜,根据吃食情况,适当增减投饵量。通常每隔一周左右,调整一次日投饵量。
  3 .定位为了防止饵料散失和浪费,减少水质污染和便于检查鳄鱼龟种的吃食情况,饵料必须放在固定的饵料台上(饵料台可以上下升降,略向池内倾斜,一侧浸在水中,以使鳄鱼龟种爬上饵料台)。刚开始投饵时,必须驯化稚鳄鱼龟,让其习惯于在陆上吃食。刚投饵的第3-5 天,可将驯化饵料投在水线下,3-5 天后饵料逐步向水面上移动,一周后,饵料则全部投在水面上(贴近水面),让稚鳄鱼龟露出水面吃食。
  4 .定时通常每日投饵2 次,即早上8 时和下午4 时。
 5 .定入投饵人员必须固定,不能经常更换,并坚持穿统一的工作服投饵。
(二)及时分养
稚鳄鱼龟放养时由于个体小,放养密度较大,随着龟体的增大,生存空间相对缩小。鳄鱼龟的生长特性决定即使是同源、同重的个体,经一段时间的饲养,很快会出现大小分化。饲养池中鳄鱼龟种的个体差异较大时会出现相互撕咬,导致受伤以至感染死亡。因此,饲养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分养工作。在加温养殖的条件下,从稚鳄鱼龟到幼鳄鱼龟阶段需视个体生长情况与个体大小,定期进行分养,目的在于通过调整稚、幼鳄鱼龟的密度和个体大小,使单位水体始终保持较适宜的负载量。个体大小一致的鳄鱼龟由于其争食能力基本一致,养在同一池中,可提高群体的生长速度,这一点对筛选出的小个体鳄鱼龟尤为明显。
  一般来说,10 月的上、中旬加温养殖前进行一次大小分级。11 月下旬、12 月上旬,当鳄鱼龟个体达到50 克/只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分级饲养。在分养时需要做好多种准备工作,如养殖池、工具和鳄鱼龟用消毒药物以及分养计划等。
  分养时需放干池水,冲洗污泥,翻起细砂,人工捕捉。操作时动作要轻、快,勿使鳄鱼龟受伤。
  捉到的鳄鱼龟迅速放人盛有清水的盆中洗去身体上的污泥,然后立即捞起放人浓度为20 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溶液的盆中浸浴20-30 分钟,每盆(0 . 3 平方米)放幼鳄鱼龟100 只,密度过高会由于抓爬撕咬造成鳄鱼龟体受伤。在整个过程中还必须注意水温的一致性。最后分规格放人事先准备好的池中。
  (三)保持温室空气清新
  鳄鱼龟在生长期是利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温室必须定期通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通常冬季应在晴天午后气温最高时通风换气,并降低相对湿度。生态型温室应充分利用每一个晴天,在午后开窗,与生物包进行气体交换,以提高温室空气中的氧气,降低相对湿度。
  (四)水质管理
  在工厂化温室养鳄鱼龟过程中,在高密度、高水温的条件下,单位面积内鳄鱼龟的排污量比常规养鳄鱼龟高得多,加之投以高蛋白质的饵料,其粪便、尿液中的含氮有机物含量高,它们在高温环境中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氨态氮,池水中氨氮的含量比精养鱼池高十多倍。特别是底质,由于沉积有机物多,溶解氧往往供不应求,极易发生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氧债。还可导致黄砂中硫化氢、氨、二氧化氮、甲烷等有毒气体大量积累,池底黄砂呈乌黑色,鳄鱼龟种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轻则影响鳄鱼龟的摄食和生长,重则导致暴发性鳄鱼龟病流行或直接引起鳄鱼龟中毒死亡。因此,改善和控制温室的水质已成为温室养鳄鱼龟的主要技术关键。在生产上可采取如下措施。
  1 .温度调控对于加温养殖,无论在哪一个养殖阶段,都必须保持温度稳定:水温(30士1 )℃ ,气温33-35 ℃ 。池水加温是用热水和蒸汽,室内空气加温则是用散热装置,因此,每一养殖阶段实施之前,都应对各种加热设备,控温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维修,以保证使用时不出故障。在养殖过程中,随时进行温度变化监测,及时进行调节。
  稚、幼鳄鱼龟的生长与日平均水温呈正相关。根据国内对稚鳄鱼龟生长的研究,水温30 ℃ ,增长最快,个体日增重为0.426 克;当水温降至21 ℃ 时,饲养35 天几乎无增重;水温从30 ℃ 降至27 ℃ 时,温差仅3 ℃ ,而日增重却下降50 % ,可见水温调节之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升温与降温都应循序渐进,使鳄鱼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突然的升温或降温都会引起代谢紊乱,以至造成死亡。
  2 .水深与水体交换稚鳄鱼龟池的水深一般为10-30 厘米,幼鳄鱼龟阶段随着个体长大,由浅逐渐加深,水深范围通常为50-80 厘米。
  对于静水温室,定期换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影响鳄鱼龟池水质的主要因素是残饵和排泄物沉积,产生有毒的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氨氮过量等。特别是饲养后期,个体和密度均较大,要严防水质恶化。按理讲应天天换水,但考虑到热能损耗和成本,起码也应每周换水2-4 次,并注意增加光照和通风。
  对于循环微流水温室,则要保证每昼夜换水1 次以上。
  3 .水质调节适当的光照对于调节水质至关重要。光照使水中的藻类(主要是蓝绿藻类的微囊藻、栅藻和板星藻)繁衍,补充水中氧气,分解有机物,可保持水质稳定。光照对于鳄鱼龟的晒背习性是不可少的,没有充足阳光的温室,不是理想的温室。
  改善水质,采用循环过滤装置和机械增氧也是一项重要措施。而定期(10-15 天)将生石灰(10-15 毫克/升)和漂白粉(2-3 毫克/升)交替使用,进行池水消毒和水质改良,是国内一致推荐的既经济又简单的办法,既可改良水质又可防病。
  另外,可在稚、幼鳄鱼龟池放养一些水生植物(水浮莲、浮萍),浙江松阳养殖场即采用这种做法。每150平方米的温室池,放养紫背浮萍种10 千克,由于温室鳄鱼龟池投饵浸出物、鳄鱼龟的排泄物等有害积聚池中在较高温度环境下,很快被细菌分解成浮萍所需要的营养盐类,因此,浮萍生长丰茂,产生积极的效果:首先对水质有很好的净化作用,鳄鱼龟池放养浮萍后,池水的日交换量由过去的巧厘米左右下降到10 厘米左右,这不仅节省燃料与抽水动力的开支,而且水的日交换量少,池水温差变幅小,生态环境稳定,有利于鳄鱼龟的摄食生长;其次,由于鳄鱼龟生性胆怯,一有惊动即潜入水中,尤其是集约化程度较高且池底又不铺砂的鳄鱼龟养殖池,鳄鱼龟为躲避敌害往往互相堆积藏身,引起撕咬致伤,影响鳄鱼龟的生长与成活,放养浮萍后,鳄鱼龟池水面形成一层绿色屏障,鳄鱼龟有了藏身的“安全地”。 
【文章来源:绿源鳄鱼龟养殖厂】

 版权所有:郑州绿源鳄鱼养殖有限公司    联系人:宋经理   13939063725  

电话:0371-60203476    传真:0371—602034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淮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