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er witness

河南绿源鳄鱼龟养殖厂:鳄鱼龟的放养

发布时间:2015-06-21  |   发布人:高新  |  浏览次数:1528
鳄鱼龟养殖技术之成鳄鱼龟的放养
发布时间:  2010-6-4 13:35:39
(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 .鳄鱼龟养殖池的修建与修整温室加温集约化饲养和塑料大棚保温饲养成鳄鱼龟的设施,与幼鳄鱼龟养殖的设施基本相同,要求水位更深一点。
  对于常温露天鳄鱼龟养殖池一般是利用现有的养鱼池进行简单的改造而成,面积可大可小,一般(3-5 )*667 平方米,要求池底平坦。在鳄鱼龟池朝南面留有一定面积的旱池,面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1 / 1 。左右,池的深度为1 . 2-1 . 6 米,水深为0.8-1 . 2 米,四周砌筑高0.5-0.6 米的围墙,墙顶有向池内伸出宽0.15米的出檐,墙的直角转角处的檐应加宽,以防鳄鱼龟的逃逸。池的进出水口应用铁丝网、塑料网双层网包住,定期检查,以防锈蚀和撕坏,有条件的最好采用铜丝网,则更为安全可靠。在鱼池改造时朝南面留下的早池削成坡度( 2.5-3 ):1 的斜坡,供其休息和晒背,最好在池的中央设置晒台。另外,在池的四周水陆交界处设置饵料台,一般每667 平方米设3-6 个。
  庭院鳄鱼龟养殖池应建在向阳避风、环境安静的地方,面积一般为几十平方米,池深1 . 2-1 . 5 米,水深0 . 8-1 米。结构为砖砌、水泥抹面,池壁顶砌有向内伸出10 厘米的檐。进、排水口装有牢靠的网罩。饵料台宽0 . 4-0 . 5 米,用木板做成,依水位可以上、下浮动,木板中央有凹槽,四周做一条宽8-10 厘米斜入水中的裙边,以便鳄鱼龟爬上来摄食。晒背台的位置一般位于池中央水面上,用木板或竹片做成马鞍形,以利上台晒背,晒台的面积一般为池面积的1 / 10左右。
  上述几种养鳄鱼龟池如果是老池,在放养前要认真检查防逃设施。如果是刚完工的他,需放满水浸泡,反复换水15 天之后方能使用。
  2 .鳄鱼龟养殖池底质改善与清塘水泥池底或底质过硬,在放养前10 天要求铺上10-15厘米的细砂或软泥。在鳄鱼龟放养前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杀灭池水和底泥中的有害生物、野杂鱼和各种病原体,为鳄鱼龟的生存、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清塘前将池水排至5-10 厘米深,然后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倒入坑内,加水溶解,趁热将其均匀泼洒到池塘中。第二天用耙把底泥耙一遍,使生石灰浆或漂白粉与底泥充分混合,以提高清塘效果和疏松底泥。此法清塘每667 平方米生石灰用量为60-75 千克,漂白粉为5-10 千克。生石灰清塘后,7 天左右药性消失,可以放鳄鱼龟;漂白粉药性消失较快,为3-5 天。此外,还可用强氯精清塘,浓度为5-10毫克/升,10 天之后药性消失。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放鳄鱼龟前先用鱼试水,确认毒性消失后,才能放鳄鱼龟。
  放养前对幼鳄鱼龟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做到胸中有数,以便制定放养计划。
  (二)成鳄鱼龟放养方法
  1 .适时放养5 月下旬长江流域水温已升至25 ℃ 左右,温室中的载鱼量达到每平方米6-8 千克,照理可以立即分养到室外露天池,但近几年许多生产单位出现严重死鳄鱼龟现象,造成重大损伤。这主要是由于放养之后,赶上黄梅季节,天气不稳,温度偏低,鳄鱼龟摄食量少、体质弱,易受病菌感染,造成疾病流行。所以在5 月下旬和6 月上、中旬尽管室内养殖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但还是要坚持到6 月下旬放养较合适。
  2 .鳄鱼龟体消毒实践证明,健康的鳄鱼龟也会携带病原体,在鳄鱼龟池中遇到适应的环境,病原体就会大量繁殖,暴发疾病,因此对鳄鱼龟体的消毒处理十分重要。
  在消毒时应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采用不同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和使用方法见表14 。
  3 .放养方法与放养密度一般是一次放足,至养成密度不变。成鳄鱼龟养殖大多为夏天露天养殖,考虑到在其生长最快的时候捕捉会影响鳄鱼龟的摄食生长,索性在4-6 月分养时即按每平方米4-6 只的标准放养,一直到年底出池,减少中间分养的环节。
  在一定范围内,放养密度和产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单产也相应提高,密度过大,产量和个体增重受到抑制。有人用9 个池做了放养密度与产量、放养密度与增重倍数,以及在当时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放养密度等各方面的关系的试验。试验表明:在放养规格相近的情况下,放养密度按每平方米4 只、6 只、8 只递增,产量相应增加。放养密度与净增倍数则呈相反关系,如将放养密度相同的三口池净增倍数加以平均,放养4 只/平米的为2 . 58 ,而放养8 只/平米的仅为1 . 76 ,净增倍数下降了46 . 6 % ,下降幅度明显。虽群体产量随密度增高而增加,但个体规格受到影响,净增重减少。不仅如此,密度过大,还会使鳄鱼龟的易感染率增加,疾病容易发生,带来极大的损失。这是因为若过度放养,会造成鳄鱼龟的拥挤,其在池内的活动空间减少,会为争食、争空间、争配偶而互相撕咬,引起伤残。鳄鱼龟个体生长差异性的特点决定了即使是同一规格的幼鳄鱼龟放在同一池内,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个体大小参差不齐,弱小的鳄鱼龟因抢不到饲料而更加衰弱,大鳄鱼龟更为强壮,进而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弱小、伤残鳄鱼龟的出现,势必为病原体的孽生与繁衍提供了条件。因此,应确定合适的放养密度,解决好产量与疾病之间的矛盾。
  常温鱼、鳄鱼龟混养,鳄鱼龟种的放养密度和规格各地差异很大(见表15)。从幼鳄鱼龟到亲鳄鱼龟,鱼与鳄鱼龟混养能取得较好成绩。但必须提出的是,个体太小的稚鳄鱼龟,特别是刚孵出的绝对不能作为混养对象。
  鱼与鳄鱼龟混养,鱼种的放养和一般成鱼池相似。鲢占50%一60 % ,鳙占10%-15 % ,草食性鱼类(草鱼、蝙)占20 %-30 % ,每667 米2 放养量控制在800-1000 尾,鲢、鳙鱼种15-20 厘米,草鱼种10-15 厘米,经一年养殖,鲢可达600 克左右,鳙可达1 . 3 千克左右,草鱼1 . 5 千克左右。鱼与鳄鱼龟混养池同样可以套养草鱼、鲢、鳙等夏花鱼种。套养应根据成鱼生产情况和池塘饲养条件来确定。如成鱼生长快,饵料丰富,每667平米可套养鲢夏花450-500 尾,鳙夏花120-150 尾,草鱼夏花100 尾左右,蝙夏花50-80 尾。通过前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鲤、鲫,甚至草鱼经常会跃出水面,跳上鳄鱼龟饲料台与鳄鱼龟争食,从而浪费鳄鱼龟饲料,并影响鳄鱼龟的摄食。因此,鱼与鳄鱼龟混养池中,最好不要放养鲤、鲫鱼,大规格的草鱼也少放。 
 
【文章来源:绿源鳄鱼龟养殖厂】

 版权所有:郑州绿源鳄鱼养殖有限公司    联系人:宋经理   13939063725  

电话:0371-60203476    传真:0371—60203476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淮东路